臨近2023年,集運市場即期運價的下跌趨勢仍在繼續(xù)。
德路里上周發(fā)布的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(shù)(WCI)顯示,亞歐航線即期運價一周內(nèi)下跌了10%至1965美元/FEU,這一數(shù)字在四周內(nèi)已下跌50%。
有分析稱,如果亞歐航線運價繼續(xù)以這種速度下降,即期運價將在圣誕節(jié)前后跌破1500美元/FEU。
盡管亞歐航線運價已嚴重下跌,但仍有貨代報出了更低的價格。
有媒體報道稱,近期有貨代公司為亞歐航線報出1000美元/FEU的運價,涉及范圍包括從中國主要港口至英國費利克斯托港、南安普頓港和倫敦港。
對于當前的市場現(xiàn)狀,丹麥航運咨詢公司Vespucci Maritime首席執(zhí)行官Lars Jensen認為,班輪市場正經(jīng)歷“硬著陸”。
他認為,2023年1月22日的中國新年,是“隧道盡頭的唯一曙光”。
Lars Jensen解釋稱:“市場目前的走勢是,現(xiàn)貨運價將在中國新年后觸底?!?/p>
他進一步表示,如果全球經(jīng)濟衰退的趨勢是溫和的,而庫存調(diào)整是需求暴跌的主要影響因素,那么2023年夏季的貨運量可能會激增,使得即期運價再次飆升。
但是,如果經(jīng)濟衰退變得更嚴重且持續(xù)時間更長,那么2023年的貨運需求將受到抑制,貨運量激增只會在2024年的中國新年前出現(xiàn)。
他認為,無論是哪種情況,一旦發(fā)生運價暴跌,都將導致集運市場出現(xiàn)運營混亂的現(xiàn)象。因為班輪公司會繼續(xù)大面積暫停航次,抑制即期運價進一步下滑。
馬士基日前就在最新的亞太市場資訊報告中表示,當前市場即期運價暴跌是“戲劇性的”,該公司“正在調(diào)整網(wǎng)絡,以適應新的市場現(xiàn)狀”。
此外,亞歐航線運價的下跌,也反映出了亞歐航線貨運需求的減少。
通常來說,承運人會盡一切努力,在船舶首航時將載貨量最大化。但就在日前,載箱量為24004TEU的“Ever Atop”輪,開啟了前往北歐的首航,裝載的集裝箱卻不足四分之三。
對此,有分析認為,此次“Ever Atop”輪未被充分利用的情況,以及其他遭遇類似情況的船舶,進一步證明了北歐運輸需求嚴重萎縮。
日前,一家歐洲班輪公司的負責人表示:“因為當前市場上的貨運量不足以支撐航線運營,所以我們已經(jīng)停運了超過三分之一的船舶?!?/p>
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:“我們需要先挺過圣誕假期?!蓖瑫r,他希望集運市場低迷的現(xiàn)狀,能在中國農(nóng)歷新年之前有所好轉。
另據(jù)了解,在亞歐航線上,目前正在運營中的船舶出現(xiàn)了嚴重的航行損失,由于沒有從運營中獲得利潤,班輪公司正面臨著巨大的營運成本壓力。
跨太航線運價走勢
與此同時,跨太航線的即期運價也在持續(xù)下跌。
根據(jù)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與Freightos共同發(fā)布的全球集裝箱貨運指數(shù)(FBX),12月2日,美西航線運價為1426美元/FEU,與11月25日的1935美元/FEU相比,大跌26.3%。
不過,有分析人士認為,美國消費者在今年“黑色星期五”期間的在線支出達到創(chuàng)紀錄的91.2億美元后,零售庫存需要補充,新訂單可能會提振跨太航線的貨量,以阻止即期運價的下跌。
馬士基也表示,盡管前景黯淡,但美國一些零售行業(yè)出現(xiàn)了“活躍跡象”。
相比之下,跨大西洋航線的運價仍然“堅挺”。12月2日的運價為6358美元/FEU,與11月25日的6527美元/FEU相比,下跌2.6%,跌幅較小。
跨大西洋航線運價走勢
這也使得跨大西洋航線成為市場新寵,班輪巨頭們不斷增加在該航線上的運力部署。
海洋聯(lián)盟日前就宣布,再次提升跨大西洋航線運力,將該航線上的4艘8500TEU~10000TEU型船,替換為4艘11000TEU~14000TEU型船。